竞彩足球让球胜平负对阵表开|卡梅隆安东尼掘金|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热火vs凯尔特人第五场|世界杯预选赛

扶老人被訛詐當事人退回獎金 舉家搬走

2015-09-08-18:39[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2680]
2015年09月08日11:04 成都商報
當事人曾領取委屈獎。當事人曾領取委屈獎。

  扶老案

  2013年6月15日,70多歲的達州居民蔣婆婆摔倒在地后,稱自己被3個小 孩撞倒,并死死抓住了時年9歲的小江的手,要求賠償醫藥費。經過警方調查,老人蔣婆婆及兒子龔某某的行為屬于敲詐勒索,決定對蔣婆婆給予行政拘留7日的處 罰(因其年滿70周歲,依法不予執行),同時龔某某被行政拘留10日。

  委屈獎

  去年3月,在中國好人網第二屆“攙扶老人獎”評選結果新聞發布會上,第二屆“攙扶老人獎”評選結果正式公布。這三名達州小孩獲得“委屈獎”,獎金5000元。同時,達州市公安局達川區分局獲得“正義獎”,獲得獎金3000元。

  成都商報記者 張柄堯 周子銘

  “扶老”仍在糾結

  達州“扶老案”已經過去兩年多,但對于事件中三位得到“委屈獎”孩子的家庭,糾結和顧慮仍然如影隨形。小江的父親讓兒子轉學,為了照顧兒子,江先生和妻子也不得不離開達州,舉家搬遷,這是這個家庭的艱難抉擇。

  同樣的糾結也發生在了另外兩個孩子家庭。他們也表示,家人很擔心,遭遇的這件事會對孩子產生不利。

  “扶老”還在繼續

  2015年8月30日,河南開封暴雨,路面積水成河。一老人騎電動車涉水時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掙扎。多名路人上前圍觀后又退回。三分鐘后,老人被幾名路人拉起,卻已死去。

  “扶老”值得思考

  是誰殺死了這個河南老人?媒體評論說:不是積水,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積水本沒有機會溺死老人;不是冷漠,三分鐘后還是有人上前將老人扶了起來;是猶豫!是在“扶就負責”的惡例面前的權衡再三。老人需要的,只是毫不猶豫地沖上去,扶一把,可是,我們沒有勇氣。

  要培育這種勇氣,需要提供更多的救濟和幫扶渠道。比如,《深圳經濟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規定》中有“責任豁免”“誰主張誰舉證”等規定。另外,公益組織向扶老反被訛的人頒發“委屈獎”。

  只有法律站起來了,“遇摔即扶”才會成為普遍的選擇。

  9月1日,一個開學的日子。不過,小江的身影,再沒在達州此前自己就讀的學校出現。

  今 年8月底,因中國好人網頒發的“委屈獎”,原本沉寂的達州“扶老案”又重新被拉回公眾視野。然而,剛接受中國好人網“委屈獎”2000元獎金后,當事小孩 之一的小江一家,又將獎金退還給了頒獎者。這也是中國好人網自設立攙扶老人“委屈獎”以來,獎金第一次被人退回來。

  最近,成都商報記者和小江父親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罕見的退還“委屈獎”背后,夾雜著小江一家復雜的感情,和兩年多來卷入“扶老”事件的疲憊的心,以及被改變的生活。

  這其中,經歷了父親第一次對孩子扇耳光,之后又懊悔地第一次對孩子道歉……此前,小江的父親江先生還做了一件事——舉家搬遷,“因(攙扶老人)這事,我原本的人生規劃都被打亂了。”

  “我犯了中國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那就是覺得責罰孩子天經地義”

  兩個第一次

  2013年6月15日,“扶老”事件發生以前,對于以后的人生,江先生一家早已規劃好了。

  江先生是南充人,妻子是達州渠縣人。此前,夫妻二人都在外地打工。攢夠錢后,江先生一家在達州城區購買了一套房子。事發前半年,江先生才從務工地廣東回到達州。根據計劃,等到江先生在達州站穩腳跟后,妻子也將從廣東回來。屆時,一家人就將在達州城區實現團聚。

  一位陌生人最先把電話打給了江先生。夫妻二人長期在外打工,兒子小江主要時間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很小時,小江就被要求,除了家里電話外,還需牢牢記住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當天糾葛發生后,有人問小江:“你爸爸媽媽呢?”小江隨即告訴對方父親的號碼。

  駕 駛自己的面包車趕到后,江先生看到的場景是蔣婆婆當時坐在地上,同時死死抓住兒子的手。江先生給了兒子一耳光,啪一聲。“當時我以為就是兒子撞倒了老人, 闖禍了!”看到江先生動手打小孩,周圍人開始勸阻。江先生介紹,當時就有人告訴他:“你冤枉孩子了。老人不是娃娃撞倒的。娃娃是做好事。”

  江先生過來后,蔣婆婆終于松了手。小江則呼一下不見了蹤影,江先生當時還顧不上兒子。他先將蔣婆婆攙扶到旁邊的一個診所里。

  做完一切,江先生回到家時已近深夜。但兒子不在家。隨后,江先生又組織親友四處尋找兒子,“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在他同學家里找到。兒子被下午發生的事情嚇懵了,另外也害怕我繼續打他。”這是江先生第一次扇兒子耳光。

  警方調查結果顯示,蔣婆婆為自行摔倒。為此,江先生專門找了個機會,當著孩子外公外婆,鄭重給兒子道歉。這也是9年來,江先生第一次給自己的孩子道歉。

  “我犯了中國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那就是覺得父母責罰孩子天經地義。有時甚至可以無需了解青紅皂白。但對與錯很重要。”江先生說。

  不過,那時的江先生并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對錯,有時并不那么容易弄得清楚。中間需歷經種種波折。

  結束? 剛開始!

  攙扶、報警、委屈獎……“一次次以為結束,但最終發現其實才剛剛開始”

  最后

  回到了事情的原點!

  送到診所了,事情結束了? 沒有!

  將老人攙扶到旁邊診所后,江先生覺得,事情已經終結。“周圍很多人都能證明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孩子做的是好事。”

  江先生回憶,也就在事情發生一個多月后,自己才接到蔣婆婆兒子的電話,“對方表示,老人是被孩子撞倒的。要求出醫藥費。”電話中,江先生轉告對方,如果堅持認為是孩子撞倒了老人,“可以到法院起訴。法院要求我們承擔的責任,絕不含糊。”

  電話中溝通兩三次后,又有一兩個月時間,對方沒再聯系。江先生思量,事情真的可能也就到此為止了。

  然而,2013年11月16日,事發5月后,蔣婆婆家人直接將老人背到江先生家中。

  蔣婆婆在江先生家中只堅持了一個晚上。當晚,江先生并沒有住到自己家里。“覺得心煩,不想待在家里,就到親戚家中住宿。”

  住在親戚家里的江先生一宿沒有合眼,“孩子年紀小,外公外婆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現在又多出一個老人。萬一出了啥事,不好交待。”

  警察來了,事情結束了? 沒有!

  一夜未眠的江先生最終想出了兩個解決辦法。一是報警。另外則是讓所有人全部投靠到親戚家中。“惹不起,躲得起。”

  警察到來,了解相關情況后表示,建議雙方訴訟解決。

  不過,到了17日傍晚,眼瞅著江先生一家收拾好東西,全部都將離開后,蔣婆婆表示,她要回家。

  事情最終的結果是警方依據查明的真相,行政拘留蔣婆婆的兒子,“當時想到一切都已真相大白了,不可能還有別的事情發生。沒想到一年多后的‘委屈獎’,事情又再一次被關注。總之,一次次都以為結束了,但最終發現其實才剛剛開始。”

  和 江先生的心煩相比,蔣婆婆住進江先生家中時,江先生70多歲的岳父岳母感受到的則是害怕。他們專門將自己的臥室騰了出來用于安置蔣婆婆,并同時不斷念叨: “這怎么辦嘛?這怎么辦嘛?”而讓江先生印象深刻的是,事發后很長一段時間,兒子小江也變得沉默寡言,“不再出去找伙伴們玩,就一個人待家里。”

  “不按照法律的途徑,而是取鬧,先把事情鬧大,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江先生說。

  調解開始了,事情結束了? 沒有!

  2013年6月15日,和小江一起玩耍的,還有另外兩名孩子小楊和小余。蔣婆婆表示,自己是被三個小孩當中的一個撞倒的,但不敢確定究竟是哪個。

  為解決問題,三家人曾和蔣婆婆一家,多次前往南外鎮司法所進行調解。司法所將幾方召集到一起商討解決方案。“調解,對與錯并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化解矛盾,讓事態得到平息。”江先生回憶。

  在司法所接受調解時,三個孩子的家長,曾和蔣婆婆一家達成一致意見,每家賠償蔣婆婆2500元。

  這也是江先生內心深處再一次確認,事情又該結束了。不過,蔣婆婆一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江先生必須負責收齊另外兩位兩家的5000元賠償,這讓江先生難以接受,雙方由此談崩。

  走出司法所后,江先生仍支付了1100元,“對方聚集了不少親戚在司法所門口,不給錢不讓走,打的出租車也被對方攔了下來。無奈之下,我只得把身上全部的錢都掏了出來。同時再次報警。”

  原點:究竟是撞人還是扶人

  江先生決定讓事件重回原點——娃娃當時究竟是撞人還是扶人?于是,江先生和達州電視臺全搜索欄目記者取得了聯系。另外還做了幅廣告牌,自個舉牌站在正南花園附近,他希望尋找到更多目擊者,以便將問題徹底弄清楚。

  因 為媒體的介入,事件引發關注。特別是當地警方的一紙通報,更是將這種關注推向了高潮。通報中,警方明確:“現查明,蔣婆婆系自行摔倒,并非由三個小孩推倒 (有3名目擊證人證實)。”“綜合調查相關情況,蔣婆婆、龔某某(蔣婆婆的兒子)的行為屬于敲詐勒索行為……決定對蔣婆婆給予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因違法 人員蔣婆婆已滿70周歲,依法決定不予執行),同時對龔某某給予行政拘留10日、并處罰款500元的處罰。”

  不可能每一次紛爭發生,都有一個攝像頭忠實地記錄下一切。實物證據的欠缺,往往成為還原相關“扶老案”最大的軟肋。因此,事情最后淪落為一團亂麻。不計事實真相的調和,往往成為了不少“扶老案”最終的解決路徑。

  對此,中國好人網創辦人,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談方表示,達州警方這一行為,具有在全國范圍內首開先河的特殊意義。

  舉家搬遷,這個家庭做了艱難抉擇,“這完全違背了以前的計劃”

  改變的人生

  不期而來的“委屈獎”,讓已經沉寂的事件,再次回到了公眾視野。

  5000元獎金中,小江受到的“委屈”更大,得到了2000元。小余、小楊則是每人1500元。中國好人網表示,主要是表彰他們能夠在事件中起到堅持正義、揭露事實真相這一作用。

  不過,也就在拿到獎金沒多久,小江一家再次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那就是將2000元獎金返還給了中國好人網。江先生表示,雖然經歷了許多,“但最終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正義。退回去,只想讓這點錢能幫助其他的人。”

  為此,江先生專門和兒子進行了溝通。經歷過不分青紅皂白的一耳光后,江先生開始重新定位父子間的角色定位,“把錢退回去是兒子最后做的決定。”

  除退回獎金外,江先生還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兒子轉學。為了照顧兒子,江先生和妻子也不得不離開達州。“這主要是從孩子安全角度出發。”

  舉家搬遷,這是這個家庭的艱難抉擇。“畢竟,我們已經在達州買房了。這完全違背了我們以前的計劃。等孩子大些了,我們再考慮,是不是再回達州。”

  同樣的糾結也發生在了另外兩個孩子家庭。

  2013 年事情發生時,另一個涉事孩子小余的父親余先生39歲,但已因先天性肝硬化已從單位辦理了病退。余先生的家住在達州市達川區南外鎮,小余在市中心的學校讀 書,出于對娃娃的安全考慮,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便沒有接送過小余的余先生拖著病體,開始每天準時接送小余,這一接送就是半年,直到半年后,小余的爺爺奶奶在 市中心買了房子,小余開始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余先生才放心下來。

  事件的另外一方,蔣婆婆孫子介紹,最近兩年,蔣婆婆的身體還算健康,但在生活中仍時不時會提起這件事,一提起來就會流眼淚。“我們仍在繼續尋找證據以證明清白,我們并沒有放棄。”對于別的問題,蔣婆婆一家不愿回答。

  退回獎金后,江先生一度拒絕接受采訪。后來又表示,需對現在他所在的城市保密。“這是我最后一次接受采訪。我們現在只想安靜地生活。”

  時間悄悄改變著一切。小江今年11歲了。慢慢地,他已從陰影中走出來,重新變得活潑好動。只是,江先生一家規劃的達州團聚,從原先的指日可待變得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