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让球胜平负对阵表开|卡梅隆安东尼掘金|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热火vs凯尔特人第五场|世界杯预选赛

電視故事:扇枕溫衾——黃香

2013-06-13-09:28[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2469]

 

主題歌:

      天生日月

      地養山河

      父母生養我

      草木榮枯

      花開花落

      祖輩留下我

 

      羊羔知跪乳

      烏鴉猶反脯

      少小無憂靠父母,

      成家方知育兒苦。

      世間百善孝為先,

      人生千般順為福。

      忠孝立國興家邦

      中華禮儀傳千古

 

百善之首孝為先。“孝”是什么?

“孝”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回報: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你吃飽穿暖,所以你要照顧父母之溫飽;你在父母懷抱有三年時間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賴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孝又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一種天倫親情的體現和表達,是人活著的意義的一種價值。重溫二十四孝,不是讓我們去刻意地模仿、效法古人,而是通過這些故事去領略一下孝的精神,繼承孝的傳統美德,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孝德的光彩!

扇枕溫衾——黃香

黃香是我國東漢時期的江夏安陸人。安陸縣就是現今湖北省的安陸市。東漢時期隸屬江夏郡管轄,因此稱江夏安陸。安陸,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人文薈萃的禮儀之鄉。也是歷代游俠志士騷人墨客傾慕之圣地。公元18年黃香就在這里出生。

黃香自幼嗜書,敏兒好學。很小的時候便廣泛閱讀儒家經典,精心鉆研道德學術,博通經典,文采飛揚,因此當時京師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據說,當時的漢章帝還曾經特許他到宮中藏書的地方東觀去讀書。他后來成為東漢時期的文化名人,著述頗豐,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等。

黃香極盡孝悌,被元代郭守正列入歷史上的二十四孝子之一。

黃香小時候家里很窮,生活非常困難。母親久病臥床不起,黃香為母上山采藥,回家煎熬服侍。堅持日夜守候床前,端湯遞水,擦屎抹尿;噓寒問暖,逗樂寬心。九歲那年,公元27年歲末,母親撒手人寰。黃香悲痛欲絕。他披麻戴孝將母親送往墓地,按時守節,燒錢化紙。

對于母親的死,父親非常悲傷。整天臥床不起,唉聲嘆氣,不吃不喝。小黃香擔心老父過度憂傷,千方百計安慰父親節哀順變,同時在生活上更是關心照顧,無微不至。

黃香家以砍柴賣劈柴度日。父親從山上砍回柴,黃香便盡力劈開,不讓父親再插手。待他劈好一挑,父親再挑出山下去賣。

為了讓父親省心,他起早貪黑,除了自己按時讀書習字,不負父望,對家務更是處處操心。雞鳴即起,打掃庭堂;按時做飯,侍奉老父;一早一晚,為父親端尿盆倒尿盆,鋪床展被,疊掃清洗……黃香盡孝的言行,使父親得到極大的安慰。他認識到人死不能復生,只有把握好今天,安排好明天,把兒子黃香培養成人,才是最大的慰藉。此后老人家才從悲痛中解脫出來。整日里精神煥發,勞作不息。鄰居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都夸黃香是個大孝子。

特別是他“扇枕溫衾”的故事,更是元明清以來,歷朝歷代人們共同推崇的孝悌楷模。所謂“扇枕溫衾”,就是夏天為父親扇床涼枕,冬天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溫熱被窩,以便父親安適入睡。

要知道,距今一千九百余年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處在極其落后的貧困階段。那象我們現在,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細米白面,錦袍革履。那時候,農村里的生活條件更是簡陋。冬天的夜里,寒氣襲人,透骨的寒冷,人們睡眠時常常都不敢脫光衣服。因為家里沒有任何取暖設備,被窩里像冰窟,實在很難入睡。

一天夜里,黃香在燈下讀書時,腳凍手冷,幾近麻木。他一邊跺腳取暖,一邊給手心哈熱氣,忽然想到,父親白天在山上辛苦勞作一天,夜里這么寒冷,他將如何入睡?于是心里惴惴不安。怎么辦?

他想,生火把屋子烤烤,一是劈柴要賣錢糊口,二是柴屋低矮,又怕有危險。再說即使屋子稍稍暖和一點,父親的被窩里仍然是冷冰冰的。

黃香苦苦思索,這么思那么想,終于有了主意。

為了讓父親夜里能舒服入睡,他夜里讀完書做完應做的功課,便努力劈柴,如此很快就會大汗淋漓,身子骨兒均暖烘烘的。之后他再悄悄鉆進父親的房間里,給他鋪好被褥,脫光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將冰冷的被窩暖熱。暖熱后,這才招呼父親躺下。父親異常感動。他欣喜香兒長大了,懂得孝敬父親了!

酷暑盛夏,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特別是夜里,不僅悶熱,而且蚊蠅很多。有天晚上,黃香看見父親剛剛進屋去休息,可是不多一會兒,他又搖著蒲扇跑了出來。他問父親,你怎么啦?父親說,屋里又熱又咬,無法入睡。他說,叫我進去看看。

果不出所料。黃香進屋后,摸摸床鋪,摸摸枕頭,手到之處都是那樣熱烘烘的燙手。于是他就緊忙掄起扇子奮力的扇。直到把床鋪和枕頭都扇到有了涼氣,又把蚊子全部驅趕出去,這才叫父親進屋去安歇。當時父親并沒十分留意其中的原由,直到有天夜里無意間這才發現原是兒子黃香所為。

那天晚上,空氣好像凝固似的,樹稍紋絲不動,屋里又是悶熱悶熱的。鄰居們一個個都跑到大門外來乘涼。盡管人人手里都拿著蒲扇不停地“撲遢,撲遢”的扇風,卻仍然汗流浹背,難以忍受。夜深了,大家也都困了,準備睡覺去了,這時,鄰居有人發現小黃香一直沒在這里,便問他父親:“你家黃香呢?咋一直沒見出來。”父親這才想起,啊,咋沒見香兒呢。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了出來。滿頭的汗,手里拿著那把大蒲扇。

“你躲在屋里干什么呀,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黃香說:“屋里太熱,蚊子又多,我怕你睡不好覺,在屋里用扇子給你扇風驅熱趕蚊蟲呀。”

啊!爸爸這下全明白了。他緊緊地摟住黃香說:“我的好孩子,你可為父親想的真周到呀!你瞧,自己卻出了一身熱汗!”

黃香說:“我還小,身體好,頂得住。你年紀大了,需要好好休息。”

以后,黃香為了能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后,總是拿著扇子,把蚊蟲趕跑,還要扇涼父親的床和枕頭。他總是望著父親呼呼入睡以后,這才回到自己的小屋去。他想,勞累一天的父親,明天一定會有個好精神。

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夸獎黃香是個好孩子。太守劉護得知他的孝行后,非常驚訝,對他大加表彰,并將他樹為榜樣,號召全郡守的兒童都來向他學習。

后來,安帝(公元107—125年)時,黃香官至魏郡太守。魏郡今屬河北省。太守,是個四品官員。雖說官不大,可他能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思想親民愛民,實屬難能可貴。就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間,當地遭受水災,他盡其所有賑濟災民。百姓齊夸黃香是個好官。

孔子曾說:“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尊敬長輩,友愛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黃香的這種品行不也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所提倡的人文倫理道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