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主題歌:
天生日月
地養山河
父母生養我
草木榮枯
花開花落
祖輩留下我
羊羔知跪乳
烏鴉猶反脯
少小無憂靠父母,
成家方知育兒苦。
世間百善孝為先,
人生千般順為福。
忠孝立國興家邦
中華禮儀傳千古
百善之首孝為先。“孝”是什么?
“孝”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回報: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你吃飽穿暖,所以你要照顧父母之溫飽;你在父母懷抱有三年時間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賴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孝又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一種天倫親情的體現和表達,是人活著的意義的一種價值。重溫二十四孝,不是讓我們去刻意地模仿、效法古人,而是通過這些故事去領略一下孝的精神,繼承孝的傳統美德,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孝德的光彩!
行傭供母——江革
江革,歷史上著名孝子之一,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東漢末年,戰亂頻起,山東境內,匪患嚴重。
為了活命,年輕的江革拋棄家業,背著母親到南方逃難。
這一天,江革背著母親和一群難民想跟著,在一座山下艱難地行走。
突然,山上跑下來一群土匪,將他母子團團圍住。
只見為首的一個蓄著絡腮胡子的大漢對江革大喊道:“留下買路錢!”
江革害怕地將母親放到地上,對土匪作輯道:“各位好漢,小生逃難,身無分文,還請好漢饒命!”
絡腮大漢哼了一聲:“嗯?沒有?搜!”
那幾個手下將江革的行囊打開,看見只有幾件破衣裳,其中一個氣的舉起鋼刀就要砍死江革。
只見江革的母親爬到江革身上:“救命啊!”
江革對著絡腮大漢跪求到:“好漢,念在老母年邁,無人奉養,就請繞我一條命,來生結草銜環,報答好漢!”說完大哭。
這時,人群中有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突然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曾聞盜亦有道,綠林好漢自古殺富濟貧,不想到今天碰到的卻是貧富均殺的真土匪!”
絡腮大漢一愣:“這……”忙攔住要砍江革的土匪“別砍了,留他一條命去吧……”
江革連連叩頭到:“謝謝好漢,謝謝好漢……”
絡腮大漢:“真羨慕你,還有老母可以奉養。我的父母早早就被餓死了……”低頭拭淚,從其他土匪包中拿出一些干糧遞給江革“好好侍奉你的老母去吧。”對手下“放過今天的難民!”帶著手下黯然離去。
大笑的書生也愣住了:“還真是綠林好漢啊……”
江革站起身來,對著書生的背影一輯到地……
后來,江革帶著母親來到了江蘇下邳定居下來。
因為沒有收入,江革把母親安頓在一面破廟中暫且安身,自己卻到外面四處尋找雇主,打工求生。
江革為人忠厚老實,所有雇江革干活的雇主對他所干的活都很滿意。而江革將干活所得全部用來奉養母親。
土窯雖破,但在江革的收拾下,干凈整潔。新買的水缸總是滿的;窯外的越來越多的干柴是江革在打工之余辛苦積攢的;旁邊一塊空地上,一座茅草房正在慢慢蓋起……
夏天,炕上的涼席、蒲扇早早就給母親準備好了;
冬天,母親穿著棉鞋,而江革卻用破棉絮包著腳到處跑……
兩年以后,江革和母親搬進新蓋的茅草房,一塊新開墾的二畝農田也有了收成。
下邳的村民對江革孝順母親的事跡十分感激,就推舉他為孝廉。
在縣丞接見江革的時候,縣丞問江革:“你還認識我嗎?”
江革仔細辨認,才認出縣丞就是自己在遭土匪攔劫是大笑的書生,趕忙下跪謝恩:“若非恩公,江革母子幾欲做鬼矣!”
縣丞大笑:“也足可見君孝心啊!”
于是,縣丞將江革的事跡上報朝廷,推舉為賢良方正。
后來,朝廷任江革為五官中郎將。
行傭供母,江革苦了自己,幸福母親,說明不管境遇如何,只要為了母親,我們都會以苦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