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主題歌:
天生日月
地養山河
父母生養我
草木榮枯
花開花落
祖輩留下我
羊羔知跪乳
烏鴉猶反脯
少小無憂靠父母,
成家方知育兒苦。
世間百善孝為先,
人生千般順為福。
忠孝立國興家邦
中華禮儀傳千古
百善之首孝為先。“孝”是什么?
“孝”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回報: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你吃飽穿暖,所以你要照顧父母之溫飽;你在父母懷抱有三年時間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賴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孝又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一種天倫親情的體現和表達,是人活著的意義的一種價值。重溫二十四孝,不是讓我們去刻意地模仿、效法古人,而是通過這些故事去領略一下孝的精神,繼承孝的傳統美德,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孝德的光彩!
刻木事親——丁蘭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一個平民百姓,一介草民。但他孝敬父母的故事,卻感動著古今每一個人。
傳說,他的父親母親早亡,丁蘭就把一塊木頭,雕刻著他父親母親的形像,供在堂上,早晚敬奉他,和生前一樣。
有一天,鄴的地方,有個叫張叔的,來向丁家里借東西。這時候,卻巧丁蘭不在家里。丁蘭的妻子,就向著木像面前問筶,木像不肯允許。張叔剛剛是吃酒醉了,就生了氣,罵著木像,并且又打了木像好幾下。
等到丁蘭回到家里,看見了木像的臉色,似乎很不高興的樣子。問他妻子,才曉得這個緣故,丁蘭就用力去打張叔。衙門里的差人來捉丁蘭了,木像的眼睛里,竟水汪汪的流下眼淚來。地方官很佩服他的孝感神明,就奏明皇上,皇上下詔,叫把丁蘭的形像畫上去。
上面的事情都是古人編的。實際上,事情是這樣的。
丁蘭的父母是一對老實的莊稼人,像所有的父母親一樣,自小對丁蘭呵護有加,送他上私塾,給他成家……誰知道天有不測風云,在丁蘭30歲的時候,年過50 的雙親卻一同病倒在床,癱瘓不起。這一病,就是20年。
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丁蘭卻演繹一個久病床前有孝子的故事。
起初,丁蘭妻子對公婆照顧得無微不至,丁蘭除照料好莊稼以外,四處求醫,跑遍河內的大小州縣,為父母診療,然效果不佳。
后來,父母親說話也慢慢不清楚了,丁蘭放棄了尋醫的念頭,沒有事情的時候,總守在父母床前,陪父母說話寬心,幫父母翻身、換衣。家里凡有事,都要和父母商議,父母點頭方可執行;每日三餐服侍父母吃完才和妻子再吃;出門前一定要稟告父母并給妻子交代好才離開,回家先向父母探視、問安,從不懈怠。
丁蘭32歲的時候,生下一個兒子,妻子獲之若寶,整天撫弄,疼愛有加。
丁蘭的父母也十分高興,病好了許多,并讓丁蘭慶賀一番。
是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如今丁門有后,丁蘭遵從父母之命,遍請親友,為兒子紅紅火火地做了個滿月。
滿月那天,丁蘭將兒子抱到父母跟前,父母久無表情的臉上竟奇跡般地出現了笑容……
丁蘭看見父母的病有好轉后,常常將兒子帶到父母跟前,讓老兩口看。
丁蘭還經常為父母按摩、洗擦身體。久之,父母的手指也竟然能動了。
轉眼間,兒子也慢慢長大了。
由于長時間的操勞,丁蘭的妻子對公婆也慢慢起了怠慢之心。
有一天,丁蘭有事外出,告知父母后,丁蘭回到自己的房間,給妻子說道:“我出去辦事,你在家好好照顧父母。”
妻子沒好氣地說:“去吧,父母我會照看的!”
丁蘭道:“你一定要盡心,我看你現在父母越來越不好了。”
妻子說:“已經夠周到的了,你還想讓怎么樣?”
丁蘭哼了一聲,走了出去。
看見丁蘭走了,妻子便出去做飯。
將飯晾好,丁蘭的妻子和兒子端著飯到公婆房間,一起喂二老。
在喂飯的時候,丁蘭的妻子不小心將一滴飯灑在公婆手上,過來的兒子忙拿來棉布手帕為奶奶擦拭。
丁蘭的妻子看見公婆的手有些僵硬,自言自語的說:“為什么公公的手有反應,婆婆的手沒有反應呢?”她心想:讓我用針刺她一下,看她痛不痛。
于是,她拿來一根針,在婆婆的手指上刺了一下。
婆婆的手指動了動,流出幾滴血。丁蘭妻子忙將血擦掉。
過了一會,丁蘭回到家,在向父母問安的時候,發現母親的雙眼含著淚水。
于是,他便喚來妻子和兒子問道:“母親眼含淚是,這是怎么回事?”
妻子驚怕,不敢言語。
兒子說:“媽媽見奶奶的手不能動,想用針刺看行不行。”
“啊?”丁蘭到“你竟然這樣對待父母,堪稱忤逆不孝。你回娘家去吧!”寫了一封休書,交給妻子。
妻子哭道:“夫君,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丁蘭卻不理她。
妻子捧著休書,跪在院中,請求丁蘭原諒。這一跪就是三天,
第三天,兒子哭著求丁蘭:“父親,我要媽媽……”
病床上的母親竟然一著急也說了一句話:“丁蘭,不要休妻……”
看到母親奇跡般地說了話,丁蘭這才讓兒子叫妻子進屋來,向父母賠罪……
在丁蘭50歲的時候,有一天,鄴的地方,有個叫張叔的,來向丁家里借東西。
這時候,卻巧丁蘭不在家里。丁蘭的妻子,就向著公公婆婆請示,公公婆婆這時候已經能夠說話了,不肯允許。
張叔剛剛是吃酒醉了,就生了氣,在院中大罵。
正好丁蘭回到家里,看見這種情況,大怒,就用力去打張叔。
后來,衙門里的差人來捉丁蘭,丁蘭的妻子跪著向差人說明丁蘭20年侍奉父母的事情,地方官查問了當地的街坊鄰居,大家眾口一致稱贊丁蘭,都很佩服他孝敬父母的精神。
地方官就奏明皇上,皇上下詔,叫天下人都向丁蘭學習。
是呀,孝心至誠,自有好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