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让球胜平负对阵表开|卡梅隆安东尼掘金|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热火vs凯尔特人第五场|世界杯预选赛

電視故事:賣身葬父——董永

2013-06-12-09:17[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2392]

 

主題歌:

      天生日月

      地養山河

      父母生養我

      草木榮枯

      花開花落

      祖輩留下我

 

      羊羔知跪乳

      烏鴉猶反脯

      少小無憂靠父母,

      成家方知育兒苦。

      世間百善孝為先,

      人生千般順為福。

      忠孝立國興家邦

      中華禮儀傳千古

 

百善之首孝為先。“孝”是什么?

“孝”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回報: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你吃飽穿暖,所以你要照顧父母之溫飽;你在父母懷抱有三年時間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賴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孝又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一種天倫親情的體現和表達,是人活著的意義的一種價值。重溫二十四孝,不是讓我們去刻意地模仿、效法古人,而是通過這些故事去領略一下孝的精神,繼承孝的傳統美德,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孝德的光彩!

賣身葬父——董永

 提起董永,我們很自然就想起了董永與七仙女這個美麗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傳承至今,影響、熏陶了一代代的華夏兒女。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人,也就是今天山東高青縣人,也有認為是河東人,今山西萬榮縣董家以家譜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董永為其家祖。但董永的傳說,卻以孝而聞名古今。

董永小時候母親就過早地去世了,因為戰亂,他跟隨父親遷居安陸,就是今天的湖北孝感。

到安陸剛安頓好,父親也因病去世了。

望著躺在炕上的父親遺體,年輕的董永腦袋里面一片空白。

那種感覺,就像天塌了一般……

田無一壟,地無一分,安陸的一窟破窯便是父子倆的棲身之處。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從前的光景只能存儲在記憶當中。怎么辦?要埋葬父親,兩棺材都沒有啊……

舉目無親,告借無門。一身縞衣的董永,無奈地從父親靈前抓起一把枯草,往大街走去。

集市上,一群人圍觀董永。他的面前鋪著一張白布,上寫“賣身葬父”幾個大字。

大家指著他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就是沒有人問津。

太陽從早上升起,又往西天落去。

一整天,圍觀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就是沒有一個人問董永,只是他跟前有一些好心人扔給你一些零錢。這些錢,根本不夠給老父親買棺材的。

 黃昏時刻,董永想到父親沒有棺板不能下葬,不僅悲從心來,嚎啕大哭。

這時,一個姓錢的員外路過,看見哭泣的董永,心生惻隱,便拿出一萬貫錢,放在董永面前的白布上,感嘆道:“真孝子也!”然后轉身要走。

董永忙問道:“請員外留步,董永愿為君家仆役,請員外留下住址,待董永辦完父親喪事,就去上工!”

錢員外道:“可以,這一萬貫錢,是你三年工錢,但愿你能如約守信。我家住槐蔭錢家莊,老夫錢守義。”然后帶著仆人走了。

董永對著錢員外離去的背影趕感激地磕頭謝恩:“謝錢員外資助之恩!”便收拾起錢物,去為父親購置喪葬之物。

這時,人群中有一位年輕的姑娘對離去的董永暗自點頭……

董永為父親辦完喪事,守完七七孝日,便背著簡單的行裝前往錢家莊上工。

當他走到槐蔭地界一棵大槐樹下時,看到一個年輕的姑娘在樹下哭泣,便上前問道:“姑娘何事悲傷?”

姑娘含淚道:“父母新近亡故,奴家變賣家產,歸葬雙親。現已無家可歸,正為前途煩惱……”

董永聽到姑娘和自己一樣的身世,也不僅潸然淚下。

姑娘問:“相公去哪里?”

董永:“不瞞姑娘,我賣身葬父,現在準備去錢家莊上工還債。”

姑娘:“相公可有妻室家眷?”

董永:“獨身一人,并無妻室家眷。”

姑娘:“奴家姓田,小名女女。自幼學得一手紡織技藝。如今無依無靠,如相公不嫌棄,奴家愿與相公結為夫婦,同去錢家莊上工還債!”

董永:“這……”

姑娘:“莫非相公嫌棄么?”

董永:“不是不是,我如今已經,身無分文,不能為姑娘下聘;況又賣身為奴,打工還債,只怕委屈姑娘啊……”

姑娘:“奴家也是這樣的境況,怎敢奢望聘禮?以后只要我們夫婦二人勤勞節儉,等還完債務,一定會有好日子過的!相公,如不嫌棄,我們就請槐樹做媒,在這大槐樹下拜過天地,結為夫婦!”

董永點頭道:“那就委屈姑娘了……”

兩人先叩謝槐樹,然后,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結成夫婦……

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繁衍傳說成了一個美麗的傳說——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將田女女說成是神女、七仙女,后來在錢家莊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云云。

有關這一傳說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孝感市董永傳說研究會編寫的《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曉黎、巫玉編寫的《董永與七仙女》,周濯街編著的《七仙女正傳》、立波編著的《天仙配》等等。1950年,這個傳說有賴于安慶拍攝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而大揚于天下。2002年10月26日中國郵政局發行的一套郵票《民間傳說——董永與七仙女》,更是擴大了這個傳說在當代生活中的影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