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让球胜平负对阵表开|卡梅隆安东尼掘金|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热火vs凯尔特人第五场|世界杯预选赛
網(wǎng)站首頁
德孝資訊
德孝故事
專家訪談
活動剪影
藝文薈萃
每日一善
志愿者活動
聯(lián)系我們
德孝頭條
為企之德
活動剪影
為官之道
德孝資訊
德孝故事
海外德孝
健康養(yǎng)生
專家訪談
藝文薈萃
會員單位
每日一善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德孝家園
鄉(xiāng)村振興
企業(yè)人物
商業(yè)綜合
志愿者活動
組織機構(gòu)
關(guān)于我們
了解關(guān)注
網(wǎng)站首頁
>>
財經(jīng)資訊
重視家教是人生教育的根本
2019-03-26-08:47
[來源:德孝網(wǎng)]
[作者:管理員]
[瀏覽量:2898]
重視家教是人生教育的根本
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習近平
發(fā)表重要講話中指出: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jié)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首先談一談中華先祖和當代偉人對教育事業(yè)的認識與論述。 《禮記》云:“
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意說: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國安民,第一要務就是推行道德教化。可見,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為立國的要素。”
這是孫中山先生一貫主張,意說:要振興中華,就必須振興教育,堅持教育置于國家發(fā)展之本的戰(zhàn)略地位。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是毛澤東主席的教育宗旨,是毛澤東主席對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由此可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性。
中國古代有四大教育體系。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儒釋道文化教育。家庭是做人教育的根本,學校是做人教育的繼續(xù),社會是做人教育的擴展,儒釋道文化是做人教育的圓滿。
《學記》云: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
簡言之:
“上施下效,長善救失”。
是說:家長(老師)對孩子(學生)的優(yōu)點與善行要及時表鼓勵,使其發(fā)揚光大;孩子(學生)的缺點與不善行為家長(老師)要及時的批評育,使其改過自新。
從漢文化的角度來說,教育的“教”字內(nèi)鑲著深刻的義理與智慧。
詩 曰
教字左孝右從文, 濟世興國重育人。
崇文增才啟智慧, 承孝潤本培厚德。
“教育乃興國之本”。
就是說:教育是培養(yǎng)一代國人素質(zhì)的根本,每位成功人士都離不開良好的教育。那么,何為良好的教育?
從漢字“教”字來看,“教”從“孝”,從“文”。寓意:“教”有兩條原理:第一條,教什么;第二條,怎么教。就是說教育有傳授知識(從文)和培養(yǎng)道德(從孝)兩層意思。
人無知識固然不行,孟子說: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
但有知識無道德而不知廉恥,則更為人所不恥,故而《周易•蒙卦》上也有“君子以果行育德”之言。
什么是“
君子以果行育德
”?是說家長(教師)對孩子(學生)的所講的做人的道理,必須是自己首先在生活中踐行。如同從山上流下的泉水,能滋潤土地那樣,家長(教師)要能以自己的實際行為,對孩子(學生)起到一種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是以果行育德。明代教育家王陽明和當代教育家陶知行倡導的知行合一,也是以果行育德的意思。
當今社會,家庭教育之所以頗受關(guān)注,或多或少跟當下一些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把教育的所有責任,都推給學校,
推給老師有點關(guān)系。教育改革,首先應從改變家長入手,讓家長們明白自己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真正懂得如何引導孩子成長成才。做為家長應當首先補上家庭教育這一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有影響力的老師,但目前許多家長在這方面是嚴重缺失的,即言傳身教的缺失。
家教首先是教什么呢
?答曰:教孩子的孝道與德行,即孝親尊師。
孝經(jīng)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以此而論:
“孝”是“教”的根本與靈魂。
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往往體現(xiàn)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教敬父母,夫妻和睦,心懷感恩、尊重別人、誠信礼讓的基本規(guī)矩等等,其實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首先取決于父母。家庭教育體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但遺憾的是許多家長對此幾乎沒有太多的重視,更談不上正確的教育理念,人才觀念。一談到家教,就變成了花錢請老師教文化課,而不是家長的身體力行。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錢,不惜砸鍋賣鐵,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權(quán)貴和富有人群,用金錢換責任,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花巨資讓孩子一個人出國留學,表面上為孩子做出貢獻,實則是不負責任的體現(xiàn)。
一個孩子出現(xiàn)問題,我們經(jīng)常是指責學校、社會,而不是反思自己。當我們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我們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個積極推動者?是否逼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當我們指責社會無序時,我們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
現(xiàn)代社會在相當一個時期內(nèi),從家庭到社會,從小學至大學,教育環(huán)境都傾向于生存之道教育,對做人的教育不屑一顧,我們都是深有感觸。我們不能埋怨社會,埋怨學校,埋怨老師,應認真地反省自己,捫心自問?我們家庭實施什么樣的家教?我們的行為是怎樣影響孩子的?改變教育環(huán)境,端正教育風氣,重視做人的教育,必須從我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的孩子做起。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父母即是兒女第一任老師,又是兒女的終身老師,父母說話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生活習慣,都逃不過孩子那明亮的雙眼。
從上所說:為了家門的興旺,子孫的前程,社會的和諧,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每一個人要敢于擔當童蒙養(yǎng)正的責任,端正文化認知,堅定文化自信,象小學生一樣虛心接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囯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改造舊思想,樹立新思維,修不正之風,樹豪然正氣,把自己的本性展現(xiàn)出來,把自性的智慧開發(fā)出來,自己先受教,自己先得益,方能言傳身教,感化兒孫,傳承家教。教孩子學會做事,首先要感化孩子學會做人,先把人做活。俗話說:能做個好人,有智慧的人,做事必然也不會差。在私家能真誠孝順父母,在公家就會謙卑尊敬人民,在私家能夠勤勞儉補,在公家就會廉潔奉公……。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jié)果。良好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優(yōu)秀文化教育,共產(chǎn)黨的教育等等,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倫理道德基礎(chǔ)上進行的。正如
習近平
主席所說:
“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重視家教是人生教育的基礎(chǔ),換句話說:是人生教育的根本,“夯實根本,才能為國家與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棟梁之才。
以此說: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言傳身教,重立人根”
是我們每個為人父母義不容辭,勢在必行的大責任。
文稿提供:運城市基層理論宣講員 張 文 藝
審核:薛軍凱
編輯:郭興輝
2019.03.26
[相關(guān)新聞]
鄒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孫梅君任海關(guān)總署署長
[相關(guān)新聞]
田永清:做人?做事?做官
[相關(guān)新聞]
領(lǐng)導同志,清理一下身后的書架吧!
[相關(guān)新聞]
我 心 目 中 的 季 羨 林 先 生
[相關(guān)新聞]
恩師景克寧 ----寫在景老逝世十五周年之際
[相關(guān)新聞]
電視故事:親滌溺器——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