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中國古代神話與中國精神 (三)
文/黨忠義
伏羲畫卦
《伏羲畫卦》最早出現在戰國楚帛書上,《易?系辭》、《論語》、《竹書紀年》、《禮記》、《管子》等均有記載。說的是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伏羲畫卦的神話,主要是在“河圖”“洛書”這兩部天書上。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譽為“宇宙魔方”,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断缔o.上》載,"河出圖,洛出書",河,黃河。洛,洛水。
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在天為象,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河圖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邃無窮。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之意,其實就是“脈絡圖”,是表述天地空間變化脈絡的圖案。洛書的內容表達實際上是空間的,包括整個水平空間、二維空間,以及東西南北這個方向。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15。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
處于魚獵文明階段的伏羲氏,一個原始蒙昧時期的先哲,在上古洪荒時期那種原始的條件下,能根據河水交匯形成的漩流和陰陽魚的出現,根據星空、大地、山川、河流,風、雨、雷、電……這些宇宙間的自然現象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內在聯系,創造出如此博大精深的神秘文化!他深邃的思想和他創造的神秘文化,竟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留給子孫們世世代代來研究、探討。用它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成為萬世之利。那是非常偉大的歷史功績。所以人們將其用神話故事的形式世代相傳。
燧人取火
燧人取火出自出自《淮南子?覽冥訓》。
在舊石器時代,人們都吃著生冷的食物,喝著冷水。冬天到來時,先民們只能蜷縮在一起互相取暖。那時候的人們經常生病,也無法在夜晚抵御猛獸的襲擊,壽命很短。
天神伏羲憐憫蒼生,想讓人類知道還存在“火”這個東西。于是,伏羲就在林中降了一場雷雨。樹木被雷電劈過之后就燃燒起來。雷雨過后,一個年輕人發現了一只被大火燒過的野獸。它雖然焦黑,卻散發著誘人的味道。年輕人小心翼翼地品嘗了一口,頓時被這美味吸引住了。他因此受到啟發,發現了火的妙處,便撿來了樹枝,用大火引燃。可是,沒過多久,樹枝燒完了,火滅了,年輕人非常失望。
伏羲托夢讓這個年輕人去燧明國尋找火種。他歷盡千辛來到了燧明國,卻沒有發現火。就他在很沮喪的時候,仰頭看到了一棵叫“燧木”的大樹,屈盤萬頃,云霧出于其間。一只鳥正用堅硬的嘴啄樹上的蟲子,嘴一啄到樹,就有火花閃爍。年輕人受到啟發,折下燧木枝鉆木取火,很快便取到了火。后來,年輕人把這種方法教給了其他人,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被尊為“三皇”之首,奉為“火祖”?;鸬陌l明使人類有了可以創造的溫暖和抵御猛獸的工具,為人類的群居提供了幫助。燧人氏被稱為“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鉆木取火的故事告訴后人,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有不怕困難、不畏艱辛,堅韌不拔的毅力,要開動腦筋,善于思考,不斷探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太陽神炎帝
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圣的帝王,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我國許多史籍,如《左傳》、《禮記》、《漢書》、《荊州記》、《帝王世紀》、《水經注》、《括地志》、《漢唐地理書鈔》、《路史》均有記載。太陽神炎帝是民間根據記載編撰的神話故事。
太陽神炎帝是女媧升天若干年以后,出現在大地上的又一位大神。他是一位慈愛仁厚的大神。當他在世的時候,大地上的人類由于不斷的生息繁衍,自然界生產的食物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了,于是,仁愛的炎帝便教給人類如何播種和收獲五谷,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換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當他要教給人類種五谷時,從天空紛紛降落下許多谷種,他收集起這些谷種來,播種在已經開墾出來的土地上。一次,他看到一只渾身通紅的鳥,嘴里銜了一株九穗的禾苗從空中飛過,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們拾起來種到了田里。
這些谷物長成后,人們吃了不但可以充饑,而且還可以長生不老。人類從此有了足夠的糧食,生活非常安定。
那時候,人類共同勞動,互相幫助,既沒有主人,也沒有奴隸,收獲的果實大家平均分配,人們的感情像親手足一般親密。
為了能讓人類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炎帝又讓太陽發射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谷更加茁壯地生長,使人們生活在燦爛溫暖的光明中。從此,人類再也不愁衣食,人們非常感謝炎帝的恩德,便尊稱他為 神農 。相傳炎帝的樣子是牛頭人身,這大概與他的這一貢獻是分不開的。
太陽光是健康的源泉。因此炎帝是農業之神,同時又是醫藥之神。炎帝有一根神鞭,被稱為赭鞭。他用這根鞭子抽打各種各樣的藥草,藥草經過赭鞭的抽打,有毒無毒或寒或熱的各種藥性就很明顯地呈現出來。于是,他就根據這些藥草的不同藥性來治病救人。為了更加確定藥性,他還親自去品嘗百草。為了嘗藥,他曾在一天里中毒過七十多次。一次,他嘗了一種有劇毒的斷腸草,竟然被爛斷了腸子。
神農炎帝的故事,是遠古祖宗不畏艱險,勇于探索,不屈不撓,銳意進取,戰勝自然,戰勝強敵,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淋漓盡致的表現。
神農嘗百草
神農嘗百草出自《帝王世紀》、《淮南子》、《路史?外紀》、《韓非子?五蠹》等書上。
《帝王世紀》載:炎帝“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神農氏的母親有蟜氏名為女登,是少典的妃子,在華陽游玩時遇到一個巨大的神龍,有所感應,而后生下炎帝.炎帝的頭長著角就像牛頭一樣,他在姜水長大,有極高的道德,稱王時的運道為火,所以叫做炎帝。炎帝的創世傳說,說的是有一天,女登在華亭游玩,忽然有一神龍來伴,女登因此懷孕,生了炎帝。傳說他生下來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長全了牙齒,五歲便學會了許多種莊稼的知識。但是,因為他相貌長得很丑,“牛首人身,脾氣又暴,少典不大喜愛,就把他和女登母子倆養在姜水河畔,在古時候,人們往往以生地為姓,而這個牛頭人身的小孩因居于姜水,所以姓姜。
古時候,人們含草喝水(吸草上的露水以及草本身的水分),采食樹木的果實,昆蟲的肉,當時很多疾病、中毒成災。神農決心嘗百草,定藥性, 為大家消災祛病。有一回, 神農的女兒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 飯不想,渾身難受,腹脹如鼓,咋調治也不見輕,神農很作難,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樹皮、野果、石頭面面,數了數,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自己因地活忙,就走了?;ㄈ锕鞒粤四撬?,肚子疼得像刀絞。沒大一會兒,就生下一只小鳥,這可把人嚇壞了。都說是個妖怪趕緊把它弄出去扳了。誰知這小鳥通人性,見家人都煩它,就飛到地里尋神農。
神農正在樹下打瞌睡,忽聽:“ 外公!外公!”神農抬頭一看,是一只小鳥。就把它攆飛了。沒多大一會兒,這小又飛回到樹上又叫: " 外公!外公!"神農氏覺得怪氣,拾起一塊土圪垃,朝樹上一扔,又把它嚇飛了。又沒多大一會兒, 小鳥又回到樹上,又叫:“外公!外公!"神農覺得奇怪,就把左胳膊抬,說:“你要是我的外孫,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鳥真的撲楞楞飛下來,落在神農的左手腕上。神農細看這小鳥,渾身翠綠,透明,連肚里的腸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神農一出嘴,這小鳥接過兩口唾沫星兒咽了。嘿,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農高興透了。神農托著這只玲瓏剔透的小鳥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嚇得連連回退,說:“快扔了 ,妖怪 ,快扔掉!” 神農笑呵呵地說: "這不是妖怪 ,是寶貝!就叫它花蕊鳥吧!” 神農又把花蕊公主吃過的十二味藥分開在鍋里熬。熬一味,喂小鳥味,一邊喂,一邊看,看這味藥到小鳥肚里往哪走,有啥變化。自各兒再親口嘗一嘗,體會這味藥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十二味藥喂完了,嘗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
神農托著這只鳥上大山,鉆老林,采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捕捉各種飛禽走獸、魚鱉蝦蟲;挖掘各種石頭礦物,一樣樣的喂小鳥,一樣一樣的親口嘗。觀察體會它們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經,各是何性,各治何病??赡囊晃抖贾辉谑浢}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長日久,神農就制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本草經》。神農想想,還不放心,就手托這只鳥繼續驗證,他從雷首山走到中條山,又走到太行山,轉游了九九八十一天,來到了羊頭山。在試一種蟲草的時候,沒想到這蟲毒氣太大,一下把小鳥的腸腐蝕斷了。小鳥死了。神農真后悔,極悲痛,大哭一聲??捱^,就選上好木料,照樣刻了一只鳥,走哪帶哪。后來,神農在羊頭山嘗了一種斷腸草,中毒而亡。
人們為了紀念神農的恩德和功績,奉神農為藥王神,將他的遺體葬在羊頭山,并為他建祠立廟,世代祭祀。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告訴人們:要達到目的需要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神農親驗百草藥性,是中藥的起源。后輩人發揚神農精神,經歷了五千年漫長的歲月、經過無數次的反復實踐,積累下來許多藥物知識。隨著歲月的推移,積累的藥物知識越來越豐富,并不斷得到后人的驗證,不僅師承傳授,還以書籍的形式記載下來。
(編輯;丹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