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資訊
德孝家園
了解關注
小伙伴們,你們說這座該讓嗎?
文/維揚臥龍
7月16日,重慶276路公交車上,一位60多歲老太和十六七歲的男孩一起上車。當時,老太先讓男孩坐到車上唯一的空座,然后指責鄰座的女大學生“都不知道給老年人讓座”。女生反駁老太太的孫子為啥不讓座,乘客們也各有議論。
我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然而近代歷史傳承上十年浩劫后,美德傳承失去了根也走了極端,一方面對他人把美德的東西當作法律義務來要求,一方面對自己又往往連法律的底線都把持不住,更別說傳統美德。雙重人格雙重標準,可以說是當下部分人的最典型表現。
就拿公交車讓座一事來說,呼吁乘客給老弱病殘孕讓個座,是體現我們社會溫情社會文明的一種號召,她不是法律義務,乘客沒有嚴格遵守的必要,讓不讓座的主動權完全在有座乘客手中,不讓座不用受法律處罰,也不用承受良心的煎熬。因為有座年輕人的座是他們自己掏腰包花錢買來的,享受座位服務是他們的權力,讓座是情份,不讓座是本份!
然而,奇葩的是在我國,卻形成了一種把年輕人讓座看成法律義務觀念!上車就倚老賣老要年輕人讓座,不讓就罵罵咧咧指責年輕人沒教養,不懂尊老敬老,可他們沒有明白,這尊老的前提是愛幼,是互相體諒,而不是認為年輕人讓座是理所當然。年輕人上車好歹還都是自己買車票的,老人本來就享受照顧,車票優惠甚至全免!
老人上公交車就該懷一份感恩的心,如果再有年輕人讓座,那是意外之喜,沒有人讓座,那是自然,更不該存抱怨之心。可部分老人卻很少有這份覺悟,他們只會自私的想自己利益。跳廣場舞音樂吵得周圍人難靜心,甚至連別人高考幾天時間要安靜,都不肯妥協;上個公交車就要年輕人讓座,不讓張嘴就罵抬手就打,美其名曰替他爹娘老子教育年輕人懂事,可他們自己懂事沒有?
就拿這起公交車讓座事件來說,指責女大學生不懂得給老人讓個座,她那十六七歲的孫子為啥不讓個座?他的這種不懂尊老又是誰教育出來的?對待自己孫子就疼愛有加,讓他座著玩手機;對待別人就要嚴格高標準,讓別人讓座。這種內外有別的雙重道德標準十足的反映了該老太的自私自利,一個座位都能表現得這么淋漓盡致,那要再大點的名利誘惑,這些人將會是什么嘴臉可想而知!
可我們某些從來不乘公交車的專家們,卻對這種自私老人表現出奇的寬容,認為王丹丹應該把座位讓給老太,畢竟不能因為別人的不妥,而降低自己的標準。真心想讓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專家們去親身體驗擠公交被人罵的滋味,沒有他們的縱容與一味的對老人妥協,哪來如今自私老人隊伍的龐大?沒有這些專家的貢獻,哪來老人自認為上車年輕人讓座是他們應該享受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