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让球胜平负对阵表开|卡梅隆安东尼掘金|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热火vs凯尔特人第五场|世界杯预选赛

誠信教育的“杠桿”?

2013-11-08-17:03[來源:德孝網][作者:管理員][瀏覽量:1960]

誠信教育的“杠桿”?

 

“日前,由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出具的大學生信用報告正式啟用,這是全國首個正式啟用的大學生信用報告。

  大學生信用報告包含哪些內容?能否在招聘時為企業提供參考依據?使用是否免費?如何差別化對待守信和不守信學生?記者日前進行了深入采訪。”

  大學生信用報告出爐遇尷尬

  這份報告是誰出具的,有權威性嗎?這份報告對學生就業會不會有不良的影響?這個機構是什么性質?他們會不會利用學生的信息謀私利?

  “我們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使用信用報告的初衷,就是鞭策大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同時,為企業招聘提供參考依據,比如防止履歷造假、提供個人信用狀況、通過行為軌跡的記錄為個人品行鑒定提供依據等。”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張文清介紹說。

  “為企業招聘提供參考依據、鼓勵學生講誠信”,按照大學生信用報告建立初衷,這份由專門機構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是服務于企業,推動學校誠信教育的,對企業、學生、學校三方都有利。但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于這份初步啟用的信用報告,作為使用這份報告的企業和學生,其實對此都很陌生,并且似乎并不熱衷。

  “發現大學畢業生履歷造假,就我們現在的招聘工作而言,還不算難題。”生命人壽內蒙古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白瑩告訴記者。她解釋說:“現在確實有些學生為迎合企業,在個人履歷中,會在社會實踐或者在校任職方面有造假,但在面試中,我們會通過讓他對某項實踐活動或者任職期間組織的活動描述來辨別。企業招聘,會根據崗位需求設計一系列初試、面試、筆試等程序來考核應聘者的實際能力。”

  內蒙古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劉雪峰老師告訴記者,現在除了公務員考試或大學生入伍等錄取中有政審環節,來學校調查學生在校情況外,其他招聘、招考單位很少有專門向學校核實學生簡歷信息或個人品行情況等。

  “就這份報告目前所呈現的內容來看,似乎和學生個人簡歷的內容沒有多少區別。僅‘在校不良記錄、助學貸款情況’這兩項內容不足以體現一個學生的信用情況。”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王玉玲在查看了大學生信用報告模板后說。她解釋:“目前學校對學生失信行為的記錄僅僅是一些嚴重的違紀行為,而就助學貸款的還款情況而言,學生在校期間還沒到還款期,學生畢業時你看不到這方面的信用情況。”

  “這份報告是誰出具的,有權威性嗎?”“這份報告對我們學生就業會不會有什么不良的影響?”“信用報告就是針對我們助學貸款還款情況的嗎?”在對學生的采訪中,大多數人對這份報告首先都是質疑和不理解。

  “這個機構是什么性質?他們會不會利用我們學生的信息謀私利?”“會不會泄露學生個人隱私?”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作為提供學生基本信息的校方,同樣有很多顧慮。

  通過采訪,記者了解到,大學生信用報告啟用之初,所遭遇的各方都不買賬,首先是源于大家對這份報告的不熟悉,而對于出具該報告的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這個機構,大家同樣陌生。

信用報告的信息如何采集?

  如果這份大學生信用報告,有來自金融、民政、交通等學校之外其他部門對其本人情況的真實記錄,那對于我們招聘工作就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了。

  記者了解到,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成立的社會團體,但目前沒有明確的主管或監管部門。根據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的機構介紹,該機構成立于2011年3月,是承擔政府職能的非營利性組織,主要職能是征集、加工、分析并建立全區公民、法人信用檔案。

  建立法人和公民信用檔案數據庫,是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一項基礎工作。2012年3月開始,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在公民信用檔案數據庫的建立中,首先對重點人群的信用信息進行征集,重點人群包括律師、會計師及大學生。

  5月29日,記者在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看到一份編號為201300001的大學生信用報告,報告出具日期為2013年5月21日。這份報告是內蒙古大學2008級學生李碩的信用報告。

  “基本信息、教育經歷、學習成績、在校任職記錄、社會實踐、資格證書、在校優良記錄、在校不良記錄、助學貸款”,打開報告,記者看到這份報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學生情況的一個表格,內容包括以上9項內容。

  “這些內容,基本都是我自己填的。”李碩看著報告的內容告訴記者。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征信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出具一份報告需要兩周時間,申請人提出申請后,征信處通過數據庫查詢,調出學生基本情況,然后還有一個入校調查的環節,以核查信息。

  “經評委會評定,該生品學兼優、誠實守信。在學習方面,積極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日常生活方面,為人誠信,在校期間并沒有重大失信行為,無論從思想道德、或者是責任義務等方面均表現良好。特認定該學生信用狀況良好,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這是報告的第二部分:結論性信用報告,也是信用信息中心評價處依據學生情況所做出的信用評價。

  這樣一段描述性的評價,看似平常,但卻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對一個人信用情況的評價標準是什么?”這是記者在采訪中大家的疑問。

  “我們依據的就是這本《內蒙古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匯編》,但現在我們正在修訂部分內容,其中包括個人信用評價標準。”評價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介紹,因為國家目前對于企業、個人信用評價沒有統一的標準,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同樣也在摸索中。記者看到,這本《內蒙古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匯編》是2008年由內蒙古企業信用商會編印的,其中關于個人信用評價的制度有“個人信用檔案管理規則、個人誠信級別評定規則”等兩項內容。

  “由于我們征信范圍依然有很大缺口,與個人信用息息相關的好多的社會行為還沒有征集到,甚至是沒有記錄,因此,我們正在修訂個人信用評價標準,將不再以等級呈現,而是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表達,以供使用信用報告的相對人參考。”張文清說。

  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學生信用報告的使用程序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大學生本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依申請免費查閱領取本人信用報告;二是大學生的相對人,即需要其信用報告的招聘或招考單位,在其本人授權同意后方可查閱,但招聘或招考單位是要付費的。

“這些數據是誰提供的?”采訪中內蒙古農業大學一名大三學生的疑問代表了很多人對信用報告數據來源的真實性的質疑。

  “大學生信用報告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學校,但也有來源于我們征信范圍內其他部門的信息。”張文清說。

  采訪中,由于一直沒有遇到主動申請出具信用報告的案例,記者也沒有看到一份涵蓋其他部門信息的大學生信用報告。

  “如果這份大學生信用報告,有來自金融、民政、交通等學校之外其他部門對其本人情況的真實記錄,那對于我們招聘工作就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了。”白瑩說。

 大學生信用報告約束力有多大

  通過這樣一個報告鞭策大家講誠信,在做出失信行為前就應該想到,這次失信了,將來是要付出成本的,一個人知道了失信成本,心里就有了底線。

  其實,根據目前大學生信用報告所呈現的內容和建立初衷來看,它與我們目前公眾所熟知的主要適用于經濟生活的“信用報告”相比,更趨向于是一份“大學生的誠信檔案”。

  “我們就是想通過這樣行為記錄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張文清說,“對失信行為的記錄,也不是通過一個行為就否定一個人,而是通過這樣一個報告鞭策大家講誠信,在做出失信行為前就應該想到,我這次失信了,將來是要付出成本的,一個人知道了失信成本,心里就有了底線。”

  張文清也介紹說,目前大學生信用檔案對于學生違紀行為的記錄,也只征集一些嚴重的違紀處分,對于學生所受警告、嚴重警告等處分是不記錄的。

  “說實話,如果知道有這樣一份檔案,對我是會有約束力的,做一些事的時候會有所顧忌。”內蒙古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四的學生李浩坦言。他告訴記者,印象中填過一份信用信息征集的表格,但一直都不知道這個有什么用。

  張文清介紹說,該中心計劃在2013年秋季開學時,向所有高校新生發放“告知書”,告知學生從入學起,其本人有關誠信的行為都將被記錄。

  “通過對學生的行為記錄,形成學生的誠信檔案,這應該是一種很好的誠信教育方式。”王玉玲說,“過去我們學工處曾專門開會討論過要嘗試這樣的方式,但如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記錄,這是一個大難題。記錄不全面,就會影響評價結果的公正,所以一直沒有實踐。”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內蒙古部分高校也正在進行通過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方式,探索學生誠信教育的新途徑。早在2006年,內蒙古大學就開通學生誠信管理系統,希望通過對學生學習、經濟、生活誠信的記錄,形成學生的信用檔案,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和法制思想。記者登錄該系統后,看到“學生誠信”欄目下有“學生基本情況、學生日常生活信息”兩部分內容,“學生日常生活信息”包括學生的獎勵情況、懲罰情況、素質拓展記錄、資助及在校活動信息等內容,其中學生評優、申請獎助學金、貸款和勤工助學等方面從申請到審核,到結果都有詳細的記錄。內蒙古大學團委(學工處)助學貸款科教師王燁輝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實踐,該系統已經成為學校了解學生、與學生交流的重要平臺,但與系統設置的初衷相比,想真實記錄學生學習誠信、經濟誠信、生活誠信,最大的難題就是:誰來記錄學生的這些信息,才能保證信息的全面和準確?

 其實,如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記錄?同樣也是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的難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內蒙古師范大學目前已為該中心提供了大四和大一年級全部學生的信息,但對于學生的違紀行為的信息沒有提供。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高校學生在受到處罰之日起一年內如果有改過的良好表現,可以申請撤銷處罰,所以學生的違紀行為記錄,各高校都是在畢業時,鑒定是否要記錄在檔案中。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生工作處負責征集學生信用信息的烏力吉老師告訴記者,學校現在只能提供學生的基本信息,如果按照該中心的要求,核實和持續更新學生的信息,現在學校很難做到。他說,本學期,學校將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學生信用信息征集表的電子版,發至每位學生,要求學生填寫并報送,全校2萬學生的數據收集起來,耗時兩個多月。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同內蒙古師范大學一樣,高校為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學生信息基本都是學生自己填寫,學校只是收集沒有審核。

  “我們現在就是先把大學生信用檔案做出來,下一步會不斷完善、充實信息內容。”張文清說。據介紹,大學生信用檔案是指新生入學至畢業后兩年內的主要行為記錄,兩年后,信用檔案會自動轉為“公民信用檔案”。

 多部門“試水”公民信用檔案建設

  內蒙古這份大學生信用報告啟用之初所遭遇的種種質疑,也正折射出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諸多難題。

  2011年11月1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制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會議強調,“十二五”期間要以社會成員信用信息的記錄、整合和應用為重點,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內蒙古這份大學生信用報告啟用之初所遭遇的種種質疑,也正折射出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諸多難題。比如對于信用評價,尤其個人信用評價缺乏科學規范的標準體系;如何形成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對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信息整合的合力。

  就內蒙古而言,除了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作為一個獨立的征信單位,也還有其他單位在做信用體系建設工作。2013年,自治區政府明確內蒙古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由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和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共同負責。

  據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介紹,該中心所建立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分為法人數據庫和公民數據庫兩部分。截至2013年5月31日,該中心已向全區23所大學征集到學生信用信息79930份,該中心計劃未來2年內,將全區在校大學生的信用檔案全部建立起來。